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是1976年新发现的、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埃博拉”本是扎伊尔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世界上第一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在那里出现,并首次从当地病人身上分离出埃博拉病毒,从此“埃博拉”就成为这一致命性传染病的代号。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头痛、咽痛、肌肉痛,继而有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能减退及出血等症状,患者往往因肝肾功能衰竭、出血等而死亡,病死率高达50-90%,是仅次于狂犬病的病死率极高的一种传染病。 
人类是如何发现这一新型的致死性传染病的呢?它在世界各地的流行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976年几乎同时在苏丹和扎伊尔发生了一种奇怪的出血性疾病并因其极高的病死率引起世界瞩目,人类也首次从病人的血液中分离出了一种丝状病毒并把它命名为“埃博拉病毒”。从此,这一被人们成为“来自非洲的神秘病毒”频频光顾一些非洲国家,酿成了许多人间惨剧。虽然人类真正认识这种疾病不过才25年,但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埃博拉出血热至少可以追溯到1972年。1972年扎伊尔丹达拉市(Tandala)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在解剖一具怀疑死于“黄热病”的死者尸体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11天后发生了严重的出血性疾病,从临床症状上看很像典型的埃博拉出血热。1977年在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这名外科医生是这家医院医护人员中唯一的一位埃博拉病毒抗体阳性者,由此推测他在1972年所患的出血性疾病为埃博拉出血热。据医学专家推测,早在公元前425年出现的,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的“雅典大瘟疫”,可能就是一次埃博拉病毒造成的埃博拉出血热大流行。 
二十五年来,已爆发了多次埃博拉出血热,流行主要集中在非洲中部和东部的苏丹、扎伊尔、加蓬、乌干达等国家。在非洲及其他少数国家也曾出现过散发病例和实验室人员感染。如1976年11月,英国的一个微生物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制备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豚鼠肝匀浆时,不慎将针头刺入大拇指而被感染。1977年在扎伊尔、1980年在肯尼亚、1996年在南非也都有埃博拉出血热散发病例发生。现将迄今为止、已发生的六次大的埃博拉出血热的爆发流行简述如下。 
第一次流行:发生于1976年6-11月苏丹南部。共发病284人,死亡151人,病死率为53%。首发病例为赤道西部的恩扎拉镇一棉纺厂的布匹库管理人员,随后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同事、亲友相继发病,并波及附近乡村,还经飞机传播到苏丹首都喀士穆。同年9月又传播到附近的马里迪一所医院,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在该医院的流行。在医院230名职工中,有76人患病,41人死亡,在医护人员中引起极大恐慌。 
第二次流行:1976年9月初至10月底在相距苏丹一千公里的扎伊尔北部爆发埃博拉出血热,共发病318例,死亡280例,病死率高达88%。首发病例为赤道北部牙姆卜库村教会学校的一名讲师。他因发热到牙姆卜库医院门诊就医,被医生怀疑为疟疾而接受氯喹注射治疗。此后,该医院医护人员、大多数在这家医院接受注射及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都被感染,引起了本病在医院的严重流行。17名医护人员中,13人发病,11人死亡,医院被迫关闭。发生在扎伊尔的这次流行虽几乎与苏丹的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同时发生,但彼此并无病原学上的联系,而是完全独立的,是由不同亚型的埃博拉病毒引起的。 
第三次流行:1979年7-10月,在苏丹南部靠近扎伊尔的恩扎拉地区又发生一次流行。发病33例,22人死亡,病死率为67%。本次流行是从家庭内开始的,首发病例起因不明,继发病例多为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亲戚。 
第四次流行:1995年1-6月份在扎伊尔又发生一次流行。主要发生在金沙萨以东基奎特市直径150-600km范围内。首发病人为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其后给他治过病和护理过他的医务人员相继发病。本次流行共发病315人,死亡245人,病死率77%。 
第五次流行:1996年2-7月在加蓬北部的偏僻村落马雅博特村及临近村发生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发病51例,死亡27人,病死率为73%。这次流行主要是由于21位村民接触了1只死亡的黑猩猩后引起的。这是在埃博拉出血热历次流行中,唯一查明爆发原因的一次,其余各次流行的起因均不得而知。 
第六次流行:2000年9月,在乌干达北部古卢(Kulu)地区爆发埃博拉出血热。据报道第一位被发现的患者是9月20日死亡的一名妇女,此前她刚在古卢医院产下一名婴儿。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这名妇女刚出生的孩子及7个出席过她葬礼的家人和朋友相继死亡。唯一的一位幸存者是她8岁的儿子,他当天没有参加葬礼。调查发现,这些死者可能是参加葬礼时用同一盆水洗手而染上疾病的。截止2001年1月23日,该地区已发现埃博拉出血热患者425例,其中224例已经死亡,病死率为52.7%。 
WHO最新公布的数字表明,自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全世界已有近1500人感染该病毒,其中近1000人死于埃博拉出血热。 
根据对以往历次埃博拉出血热流行资料的分析,人们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有如下特点。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除了实验室感染外,目前发生的所有埃博拉出血热病例都在非洲,具有严格的地理分布特征。已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非洲国家有:苏丹、扎伊尔、加蓬、肯尼亚、乌干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非共和国、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利比亚和喀麦隆都有埃博拉病毒感染者。 
从病例的年龄与性别上来看,各年龄、性别人群均易感。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中年龄最小者只有3天,最大者70多岁。但在所有感染者中成人及女性居多。但这并不足以说明成年人或女性对本病更加敏感,而可能是由于治疗和护理病人的多为成年女性,他们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机会多而容易被感染。 
从季节分布上来看,全年都有病例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 
致病微生物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是一种由18959碱基组成的单链、不分段的、负链RNA病毒。毒粒呈长丝状体,直径约100nm,长度可由600nm至几微米不等,形态可呈现“U”型、“6”型、分枝状或盘绕状,常见分枝形态(图1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埃博拉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该病毒与马尔堡病毒的形态基本相同,但两者抗原性不同。埃博拉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在细胞浆中装配,成熟的病毒以芽生的形式,通过宿主细胞膜释放。 
埃博拉病毒对热敏感,但在60℃需加热1小时才可以完全灭火病毒;4℃条件下病毒可存活5周,感染性不变;在-70℃病毒十分稳定,可长期保存并具有传染性。该病毒对紫外线和γ射线敏感;对多种化学试剂如乙醚、过氧乙酸、高氯酸钠、甲基乙醇和去氧胆酸均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培养细胞,但不能在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节肢动物细胞中复制。猴子、豚鼠和乳鼠对埃博拉病毒高度敏感,接种病毒后发生的症状与人类很相似,感染后常引起死亡。 
1976年至今,已从不同宿主、不同地区分离出四种抗原性不同的埃博拉病毒。Sanchez等人于1995年将历次流行分离到的埃博拉病毒按种系发生关系分为四个亚型: 
① 苏丹型(简写为EBO-S):该亚型于1976年7月和1979年8-9月在苏丹南部马里迪(Maridi)和恩扎拉(Nzara)两地流行。2000年9月在乌干达古卢地区爆发的埃博拉出血热也是由该型病毒引起的。 
② 扎伊尔型(简写为EBO-Z):于1976年8-9月和1995年3-7月分别在扎伊尔牙姆卜库(Yambuku)和基奎特(Kikwit)两地流行。 
③ 雷斯顿亚型(简写为EBO-IC):1989年美国弗吉尼亚洲雷斯顿检疫站在从菲律宾进口的猕猴身上分离到该病毒。 
④ 象牙海岸型(简写为EBO-IC):又叫科特迪瓦型。1994年11月在科特迪瓦西部的野生黑猩猩中爆发埃博拉出血热,一位瑞士来的女生态学家在解剖一只病死的黑猩猩后感染发病。在这位女生态学家的血液及黑猩猩组织中分离到一株埃博拉病毒。由于该株病毒在血清学及遗传学上不同于以往三型,因而命名为象牙海岸型。 
上述四型病毒毒力各异,以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次之,雷斯顿亚型则仅在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如猕猴、黑猩猩中爆发流行,还没有人受染发病的报告。象牙海岸型毒力最弱,在科特迪瓦发生的2例病人无一死亡。文献还报道,有极少数人感染此型病毒后,临床上无症状,但它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 
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的稳定性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埃博拉病毒变异性大。有时可能无毒力,有时致病性、传染性又增强。但近年通过对不同亚型病毒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组相当稳定,各亚型之间的差别在于地域及宿主的不同,而同一亚型不同分离株的遗传特性则较为稳定。 
埃博拉病毒抗原特异性很强,但不同病毒株之间抗原性有差异。病毒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目前还不知道抗体能在人体内持续多长时间。 
传播途径和传播方法 
向人类频频敲响丧钟的埃博拉病毒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遗憾的是目前还不清楚埃博拉病毒的天然贮存宿主是什么及其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保存、传播的。虽然已发现猴子对这种病毒敏感,而且和人一样,在感染后容易死亡。但猴子也只是短暂的一过性感染,而没有发现它有潜伏感染,所以不太可能作为贮存宿主。Swanepoel曾在早期用实验方法成功地造成蝙蝠感染,据此推测埃博拉病毒的天然贮存宿主是蝙蝠。但其后的许多实验均不支持这一推论。根据埃博拉病毒仅分布于非洲大陆这一特征,可初步推断这种病毒的天然贮存宿主为非洲大陆特有而其他洲所没有的动物。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正在泰国国家公园和科特迪瓦森林进行埃博拉出血热疫源地调查和长期监测,将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确定埃博拉病毒的天然贮存宿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方式。 
人类本身也并不携带病毒,人的感染是因为与携带有该病毒的动物接触而偶然引起,然后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蔓延。 
那么,哪些途径可以传播埃博拉病毒呢? 
密切接触传播 与病人密切接触是人-人传播的主要方式。统计表明,在所有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中,护理人员占病人总数的25%。病人的血液、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都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接触这些污染物常可导致人类感染。研究表明,急性期病人每毫升血液里病毒粒子大于106传染单位并可一直持续到病人死亡。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常因治疗、护理病人的缘故与病人密切接触而发病率很高。如在1995年扎伊尔发生的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中,有90例为医护人员,占已知职业患者的32%。研究人员还对27个出现第一代病例的家庭进行调查,这27个家庭共有成员173人。结果发现在照料病人时,有28人发病,成为第二代埃博拉热患者。其中12例接触了病人的血液、呕吐物或粪便,16例是由于共用病人的床褥而感染。第一代患者出现后,若不采取有效的隔离预防措施,将会出现多代续发病例。如1976年扎伊尔埃博拉出血热流行时最多发生了5代病例,苏丹则最多发生了13代病例。除了家庭成员外,其他密切接触者,如帮助产妇分娩、为尸体整容或参加葬礼的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人接触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的血液、尸体或其他污染物同样可被感染。 
注射传播 1976年发生在扎伊尔的埃博拉出血热爆发流行即是通过未经消毒的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传播而引起的。首发病例就诊的牙姆卜库医院当时有个规定,即每天早晨发给门诊部5副注射器,一个病人使用后,仅用温水将注射器和针头冲洗一下,就给下一个病人使用。在全天结束后对所有注射器进行消毒,第二天再发给门诊部。这样就造成了经注射传播的机会。疫情发生后4周,该医院改变了做法,将注射器一律消毒后再给下一个患者使用。结果埃博拉出血热的发病率很快明显下降。在1995年扎伊尔发生的埃博拉出血热流行中,由于坚持了“一人一针制”,基本上不存在经注射传播埃博拉出血热。近几年,由于一次性注射器的普遍使用,通过污染针头传播本病已经很少见,占所有传播途径的不到10%。 
空气传播 Jaax等人用动物试验证明埃博拉出血热可以经空气传播。其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猴分别单只饲养在特制的不锈钢笼内,动物成列排放,相距3m,猴与猴之间无任何接触。采用人工感染方式使试验组猴感染埃博拉病毒。结果试验组猴全部死亡。在试验组最后1只猴死亡10天后,对照组猴也开始死亡,并从对照组死亡的猴肺、淋巴结和性腺组织中均分离到埃博拉病毒,且该病毒亚型与用于感染试验组猴的病毒亚型一致。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对照组猴不可能与试验组猴的污染物接触,但试验组猴的含有病毒的分泌物或排泄物的飞沫可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通过鼻咽部或眼结膜而使对照组猴感染。由此证明在实验条件下,埃博拉病毒可经空气传播。但目前尚无在医院或家庭内埃博拉病毒可经空气传播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流行病学分析也认为该病毒经空气传播的证据并不充分。因为在对患者采取隔离护理、对死者及时掩埋及对易感人群进行卫生防护知识教育后,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可很快被中断。因此即使本病存在空气传播,其也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 有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恢复期患者精液中含有病毒。一名实验室感染者在痊愈后2个月仍可从其精液中分离出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主要感染哪些人群呢? 
所有人群均易感。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职业人群发病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与患者或带毒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或血液接触机会的多少。 
临床症状及体征 
从感染埃博拉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平均时间为2-21天,平均7天。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多器官损害的疾病,主要影响肝、脾和肾。其主要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开始时症状很象流感。突发高热,伴有剧烈头痛、厌食、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不适和结膜充血。起病后2-3天,出现恶性、呕吐、剧烈腹泻粘液便和血样便。数日后躯干部出现麻疹样斑丘疹并可播散至全身,随后脱屑,以肩部、手心、脚掌多见。病程4-5天进入极期,患者持续发热,出现神志变化,如谵妄、嗜睡,并可出现肝肾功能减退、皮肤粘膜和内外器官出血,可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鼻、牙龈和阴道出血,可造成孕妇流产和产后大出血等。患者常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死于病程第8-9天。本病病程一般为7-16天,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幸存者恢复慢。一位参与治疗和抢救病人的传染病专家曾这样形容本病的严重性和病情进展的迅速:“好象眼看着病人就在眼前溶化一样。”(图2患埃博拉出血热的小孩) 
临床上仅凭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埃博拉出血热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些症状和体征并无特异性。有时很难将埃博拉出血热与疟疾、登革热或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马尔堡病、拉沙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区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进行特异性的病毒学和血清学检验才可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意义 
血液检查早期可见淋巴细胞减少,随后中性粒细胞增加,血小板严重减少,伴反常的血小板凝集。转氨酶升高,往往是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谷丙转氨酶略有升高,从而出现特征性的谷草转氨酶水平高于谷丙转氨酶,有的患者还常出现蛋白尿。但出现上述结果并不能诊断埃博拉出血热,即这些检查不具有特异性。 
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尤其是对医护人员危害很大,因此及时准确地检出埃博拉病毒对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和临床治疗都有重大意义。目前用于本病特异性诊断的实验室检查可分为二类,即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⒈病原学检查 
发热期病人的血液和尿液中含有病毒颗粒,可用这类标本直接检测病毒。 
① 电镜法 
电镜法是所有诊断方法中最快的检查方法,可直接用于检测急性期病人标本中的埃博拉病毒,结果可靠。可取急性期发热病人的抗凝血、尿样或组织培养的上清液,经固定、离心、负染等处理,在电镜下根据毒粒的大小和形状鉴定丝状病毒,再进一步用免疫电镜技术将同属丝状病毒科的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区分开。 
② 病毒分离 
多种传代细胞株都可用于埃博拉病毒的分离,较常使用的是Vero细胞分离,然后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或其他特异性免疫检测手段鉴定培养物。 
埃博拉病毒具有高度危险性,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危害非常大。处理标本或分离病毒一般需在P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以防止工作人员或社区环境被污染。收集和运送病毒标本时也须十分谨慎小心,因此病毒分离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③ 双夹心抗原捕获ELISA法 
本法主要用于检测病毒抗原,具有快速、敏感、廉价等优点。可直接检测病毒培养液、血液和感染组织匀浆中的病毒抗原,并适用于大量标本的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④ PCR检测法 
埃博拉病毒为RNA病毒。根据检测标本的不同,可采用直接PCR法检测前病毒DNA和反转录PCR间接检测病毒RNA。由于本法在采取标本时即可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其他有机物灭活病毒,使实验的危险性大大减小,且该法快速简便,因而与抗原捕获法一样,是病原学检测的主要方法。 
⒉血清学检查 
主要用于测定埃博拉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由感染的Vero 细胞制片进行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体。埃博拉出血热的病程一般为7-16天,多数患者抗体产生的时间在发病后10-14天。IgM抗体出现较早,在发病后1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1个月后明显下降,3个月后消失,而IgG抗体则维持很长时间。抗体产生之前的一段时间恰恰是埃博拉出血热各种症状比较集中和明显的时期,因此血清学检查对病人的早期诊断帮助不大,但可用于对恢复期病人的诊断。在对流行的病种进行定性方面,血清学检查依然是主要和可靠的方法。 
治疗 
埃博拉病毒比艾滋病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更大、更快的致死性。甚至有临床医生这样比喻:“把艾滋病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一星期里,那就是埃博拉病毒的威力”。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有报道每天用600万单位的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实验室感染者,并结合使用450ml埃博拉出血热恢复期病人血浆,开始治疗后12小时,病人血液内的病毒数量急剧减少,此后患者病情好转直至恢复。这个病人是唯一的一个由污染的针头扎伤而活着的病例。由于这个病例治疗成功,一些实验室应用猴子模型对干扰素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但均失败,感染动物全部死亡。因而干扰素的疗效被否定,但血浆疗法似乎有效。在1995年基奎特市的流行中,有8例患者接受恢复期病人血浆治疗,7人存活,1人死亡,病死率仅为12.5%,明显低于未接受血浆治疗者的病死率(77%)。但由于观察人数较少,而且这8例患者都相当年轻,本身可能就容易恢复,因此恢复期血浆的治疗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也有文献报道早期应用免疫血清球蛋白有效,其他抗病毒药如病毒唑等对治疗本病均无效。 
支持和对症疗法是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手段。患者应尽早卧床休息、避免移动;对呕吐严重者,可用安定、利眠宁和巴比妥类药物作为镇静和止吐剂;对高热者,可用温水擦浴或使用扑热息痛等解热剂;针对早期病人常出现脱水,可采取静脉输液疗法以纠正脱水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对出血患者可输注血小板、新鲜血液和纤维蛋白原;出现肾衰时进行透析治疗;病程后期注意吸氧以防止病人休克。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挽救部分患者生命。 
防制措施 
⒈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虽然目前对埃博拉病毒在自然界中的贮存宿主及循环方式仍不清楚,但从几次爆发流行上来看,基本上可以认为本病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由于埃博拉病毒广泛分布在非洲大陆,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也具有携带埃博拉病毒的可能,因此,从国外引进动物,尤其是从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地区如扎伊尔、苏丹、加蓬、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引进的动物,要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防止本病经进口动物而输入。当这些国家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时,对来自这些国家的人群也应进行检疫,检疫时间一般为14天,在此时间内应对检疫对象进行密切的医学观察必要时采取隔离等措施。境内发现本病时应立即通知邻国和世界卫生组织。 
⒉严格隔离病人,加强个人防护。(图3被隔离的埃博拉出血热病人)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与患者密切接触是埃博拉出血热传播和蔓延的主要途径,因而要对病人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隔离时间最短也要等病人已停止发烧至少7天或从发病之日起21天。加强医疗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也是防止本病蔓延的重要措施。与病人接触时应戴口罩、眼镜、帽子,穿防护服、套靴,避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和其他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此外,还应对照料病人的护理人员及家属进行有关本病知识的培训;对所有与病人有接触的人员,进行追踪和检疫。 
⒊做好消毒工作。(图4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死于埃博拉出血热的病人尸体) 
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和其他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对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十分关键。可采用0.2%的次氯酸纳溶液或2%的石炭酸进行消毒。对病人使用过的衣服、被褥可采用蒸汽消毒或焚烧处理。病人死后的尸体应消毒后包裹严密,就地掩埋或火葬,确要运输时,应放在密闭容器中。卫生当局应负责一切埋葬手续,而不准死者家属接触尸体。实验室检验工作应该在P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若实验条件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则应尽量减少检验,以免使工作人员或环境受染。一切取自病人用于检验的标本都应被认为是有传染性的,因而标本应放在紧密封闭的有盖的容器内送检。 
⒋在所有有条件的地区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若确无条件,应认真做好注射器的消毒工作,避免因注射途径传播埃博拉出血热。 
⒌开展科学研究,弄清埃博拉病毒的自然贮存宿主、开发快速、简便、敏感的诊断方法及有效的疫苗。 
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国家的流行并不是连续的,有“来无踪,去无影”的特点。不流行时该病毒潜伏于何处?在自然界中它是如何完成保存、复制的?目前人类对此知之甚少。因而很有必要了解埃博拉病毒在自然界中的贮存宿主及循环方式。此外,目前采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的虽然敏感,但危险性大,对实验条件要求高;有的较简便,但敏感性差,因而开发出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方法亦属当务之急。对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现场处理疫情人员、病人家属等)进行特异性预防接种也是迫切需要的,但目前还未研制成功有效的疫苗。由于埃博拉病毒毒力强,危险性大,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生产有一定困难。目前灭活疫苗在动物研究方面已取得初步结果,接种疫苗能对动物产生保护作用,但在人身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尚需进一步研究。还有人用含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的糖蛋白的DNA和RNA复制子的杆状病毒重组体免疫豚鼠,结果可产生对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攻击的保护,表明基因工程疫苗研制也已经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主要在非洲大陆流行,国内并未发现此病。但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卫生条件差异大。随着经济发展加速、对外开放逐渐扩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交往必将日益频繁,埃博拉出血热同样会对我国构成威胁。一方面可通过引进动物或通过隐性感染者及潜伏期病人进入我国,另一方面埃博拉病毒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可能回出现新的、毒力更强的变种,并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全球大流行。因此应提高警惕,密切注意国外疫情动态,同时在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建立对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方法,防止埃博拉病毒传入我国。


TAG: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埃博拉检测试剂盒,埃博拉PCR试剂盒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在线客服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一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2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